惠州市潮德阻燃材料有限公司

17
2023-05
GB 8965.1——2020《防护服装 阻燃服》的解析
1标准名称、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  标准名称方面,为规范标准命名,新标准名称由“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修订为“防护服装阻燃服”,标准命名更加规范。  适用范围方面,新标准删除“熔融金属附近操作”场所,“有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修订为“有易燃物质并有轰燃风险的场所”,并删除了“本部分不适用于消防救援中穿用的阻燃防护服”。  术语与定义方面,新旧标准共同定义了续燃时间、阴燃时间的定义,并明示损毁区域内部产生红热现象其持续时间不计入阴燃时间。  新标准对术语的新增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新标准内容,为产品分类和质量考核提供了依据。2阻燃服的分级  依据使用场合的差异,旧标准将阻燃服划分为A,B,C三个级别,并明确了应用场所。但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发现C级阻燃服的实际应用和检测量较少,且多数C级阻燃服的阻燃性能已达到B级要求,故新标准删除了C级阻燃服及其要求,将阻燃服划分为A、B两个级别,但为明确应用场所,可参考旧标准对应级别的应用场所规范阻燃服的使用环境。3技术要求3.1面料的技术要求  阻燃面料可分为本质阻燃和后整理阻燃面料两大类。作为阻燃服最外层并与火焰等热源直接接触的一层,面料的阻燃性能和理化性能直接决定了阻燃服的内在品质。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在面料的阻燃性能以及理化性能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变化。3.1.1阻燃面料的阻燃性能要求  新旧标准在耐洗涤标准选用以及各防护级别对应的阻燃性能指标方面存在差异。3.1.1.1面料阻燃耐洗涤要求  旧标准要求按GB/T17596—1998《纺织品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洗涤后,面料的阻燃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A级和B级阻燃面料洗涤次数为50次(缓和洗涤12.5h,漂洗1.5h,漂洗过程中换水两次,后脱水4min);而C级洗涤次数为12次(缓和洗涤12.5h,漂洗0.5h,漂洗过程中换水两次,每次换水前脱水4min),但均未明示干燥方式和洗涤剂类型。  新标准要求阻燃面料在洗涤前后的阻燃性能均相应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无特殊说明时,新标准要求按照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统一要求采用A2型洗衣机正常搅拌洗涤12.5h,漂洗8h,漂洗过程中换水两次,每次换水前脱水2min,后悬挂晾干;或使用A2型洗衣机并使用中性洗涤剂,按照GB/T8629—2017的4N方式洗涤50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试验方法部分,新标准明示如为一次性使用的阻燃服,阻燃测试前可不经过洗涤预处理,即对于用即弃类阻燃服,可不考虑其阻燃性能的耐洗涤性能。3.1.1.2阻燃性能技术要求  旧标准仅对A级阻燃面料提出了热防护性能指标,而新标准要求所有阻燃面料均需达到规定的热防护性能值。相对于旧标准附录A,新标准引用的GB/T38302—2019完善了测试操作流程,删除了人体组织对二级烧伤的忍耐程度表,引用了Stoll曲线的公式。  新旧标准均要求A级阻燃服用面料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不超过2s,损毁长度不超过50mm;B级续燃时间均不超过2s,损毁长度不超过100mm;但新标准将B类阻燃服用面料的阴燃时间由不超过2s修订为不超过4s。新旧标准均要求在阻燃测试过程中,面料不得出现熔融、滴落现象。  旧标准按GB/T5455最新版本的规定执行,而新标准明确要求按GB/T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规定》的规定执行。3.1.2阻燃面料的理化性能要求  虽然旧标准未明示阻燃面料的类型,但从阻燃面料的理化性能要求来看,旧标准仅包含机织面料,而新标准将针织面料纳入其中,并要求胀破强力不低于200kPa,松弛尺寸变化率为-5.0%~+5.0%、起球不低于3级,此外还就色牢度进行了规定。  新旧标准对阻燃面料的甲醛含量要求一致,均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类的阻燃面料的甲醛含量不高于75mg/kg,而非直接接触皮肤类的甲醛含量不高于300mg/kg。  为提高阻燃服的安全性,新标准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且无异味;并要求阻燃面料的透气率不低于50mm/s,提高了对舒适性的要求;与此同时,新标准删除了面料弯曲长度要求。  (1)断裂强力与撕破强力。旧标准要求面料断裂强力洗前不低于450N,洗后不低于400N;撕破强力(洗前)不低于25N。新标准依据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分类考核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当单位面积质量高于200g/m2时,洗前与洗后断裂强力均不低于450N撕破强力不低于35N;单位面积质量不高于200g/m2时,洗前与洗后断裂强力均不低于300N,撕破强力不低于25N。新标准基于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考核阻燃面料的断裂强力与撕破强力,考核方式更合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标准基于单位面积质量考核面料的撕破强力,但因实际使用过程中阻燃服通常采用工业洗涤方式洗涤,对面料的撕破性能要求较高,建议将撕破强力提升至50N较为合理。在实际生产和应用时,甚至有用户要求撕破强力不低于70N。  (2)透湿率。旧标准要求阻燃面料的透湿率不低于6000g/(m·24h),但在满足其他理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透湿率很难达标,故新标准适当降低要求,规定透湿率不低于5000g/(m2·24h)。  (3)起球。对于机织类阻燃面料,新旧标准均要求不低于3级,按GB/T4802.1《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的规定执行;而对于针织类阻燃面料亦要求不低于3级,但按GB/T4802.3《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的规定执行。  (4)水洗尺寸变化率。对于机织物类阻燃面料,新标准将水洗尺寸变化率由-2.5%~+2.5%修订为-3.0%~+3.0%,执行标准由GB/T8629最新年号版本修订为GB/T8629—2017,并明示采用悬挂晾干方式干燥。此外,新标准还对轻柔洗涤和手洗时的洗涤模式和洗涤次数进行了规定。  (5)热稳定性。新旧标准均要求阻燃面料按规定条件热处理后的最大尺寸变化率不超过10%,但新标准修订了检测样品数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防护等级阻燃服用面料其热处理温度存在差异,A级热处理温度为(260±5)C,B级为(180±2)C。  (6)色牢度。新标准不仅分类考核阻燃面料的色牢度,并对考核指标进行了修订,且删除了耐水(渍)色牢度。机织物阻燃面料的耐皂洗(变色/沾色)色牢度由不低于4级/3—4级修订为不低于3—4级/3—4级,并要求针织物阻燃面料亦不低于3—4级/3—4级。新标准不再考核耐湿摩擦色牢度,要求机织物阻燃面料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不低于3—4级,针织物不低于3级。耐汗渍(变色/沾色)色牢度方面,新旧标准均要求机织物阻燃面料不低于3—4级/3—4级,新标准要求针物物阻燃面料不低于3级/3—4级。  (7)pH值。新标准依据GB18401—2010中B类纺织品的要求,将pH值从4.0~9.0修订为4.0~8.5,提高了对面料安全性的要求。3.1.3阻燃面料的外观质量  阻燃服面料质量方面,旧标准明示应符合GB/T17591—2006《阻燃织物》中对外观质量的要求9)。而新标准未提及阻燃面料外观质量方面的要求,但从规范性引用文件来看,新标准适用的阻燃服面料,亦需满足GB/T17591中对外观质量的要求。3.2里料的阻燃与理化性能要求  旧标准未明示阻燃服是否可使用里料以及使用里料时里料的理化性能,新标准明示当使用里料时,参考阻燃面料的洗涤方式,要求洗涤前后其阻燃性能和理化性能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阻燃性能方面,要求续燃时间不超过2s,阴燃时间不超过4s,对损毁长度的要求较低,不得烧透即可(即损毁长度不超过300mm),且不得出现熔融、滴落现象。  热稳定性方面,新标准要求里料在热处理后的最大尺寸变化率不超过10%;对于A级阻燃服的里料,采用(260±5)C烘箱加热5min;而B级则为(180±2)℃烘箱加热5min。  对于里料理化性能指标,新标准按直接接触皮肤类面料要求,规定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燃料、无异味,但无色牢度方面的考核指标。3.3缝纫线、附件、辅料与衬布  对于缝纫线,新旧标准均要求缝纫线的断裂强力不小于10N,(260±5)℃烘箱加热5min后,无熔融和烧焦现象。  对于附件、辅料,新标准明示在规定的状态下,经260℃烘箱加热5min后,扣、钩和拉链均不得出现燃烧、熔融或者变形情况,并能解开,保证了接触火焰后阻燃服的快脱功能,以避免人员烧伤。此外,新标准明示反光带、荧光材料等配料,其阻燃性能应与阻燃面料一致,并新增了使用荧光材料时的颜色性能要求。  使用热熔衬时,新标准明示了采用GB/T8629—2017中的4N洗涤模式,评估敷料部位的耐洗涤性能。3.4服装质量要求3.4.1款式与结构  新旧标准均明示阻燃服款式应简洁、实用、美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上、下装分离式或衣裤(帽)连体式等款式,但均未提供建议使用环境。阻燃服的结构应适应作业时的肢体动作,便于穿脱。在旧标准的基础上,新标准新增功效学要求,要求着装进行规定动作时,阻燃服应始终包覆躯干和四肢,包覆部位不得露出,并就规定动作进行了详细描述。3.4.2号型与规格  号型与规格方面,新旧标准均要求阻燃服的号型应参考GB/T13640《劳动防护服号型》的规定,超出其范围按档差自行设置,成品测量位置及主要部位允许公差应符合FZ/T81007《单、夹服装》的规定,但新标准删除了阻燃服成品尺寸极限偏差表。值得注意的是,FZ/T81007适用于上、下装分离式服装,对于衣裤(帽)连体式的衣长尺寸极限偏差,可参考旧标准执行。  从标准内容来看,FZ/T81007适用于机织类服装,但不适用于针织类服装。对于针织类阻燃服,应考虑增加对称部位尺寸互差等方面的考核要求。3.4.3缝制  旧标准对不同缝纫类型(明暗线、包缝线、手动针、三角针)、锁眼和钉扣的缝纫针距进行了分类要求,并要求裤后裆接缝和肩缝接缝强力不小于320N,但在规定缝纫针距范围,接缝强力很难达到,可操作性不强。新标准对机织类和针织类阻燃服分类考核,对于机织类阻燃服,新增对袖隆接缝的考核,考虑到在旧标准要求的缝纫针距范围类,接缝强力很难达到,故新标准将接缝强力由不低于320N修订为不低于225N。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机织类阻燃服,旧标准规定接缝强力的测试方法按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的规定执行,新标准要求按GB/T2129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测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新旧标准选用的测试标准在试样规格、试样数量和测试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而对于针织类阻燃服,其接缝强力按照FZ/T70007《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执行,并要求裤后档接缝与腋下接缝强力不小于74N。3.4.4外观评价  在阻燃服外观评价时,新标准特别注明室内标准光照明的照度不低于600Ix,略高于工业场所检验照明照度要求,但新标准未说明参考平面及计算点,可参考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以水平面为参考平面,距地面0.75m为参考高度[10,进一步规范检验照明的照度要求。3.4.5成衣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进一步明示采用GB/T8629——2017中的4N程序进行洗涤,机织类阻燃服采用悬挂晾干方式干燥,而针织类阻燃服采用平铺晾干方式干燥。新旧标准对机织类阻燃服成衣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的范围规范一致,但新标准未明确针织类阻燃服成衣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范围。3.4.6成衣整体热防护性能评价  新标准参考ISO13506—1《Protectiveclothingagainstheatandflame-Partl:Testmethodforcompletegarments-Measurementoftransferredenergyusinganinstrumentedmanikin》,增加假人轰燃试验,预测着装者在爆燃后的烧伤情况,并规定了穿着各级阻燃服时假人二级烧伤和三级烧伤面积之和与总面积的最大比例。  假人轰燃试验可精确模拟火场环境,计算烧伤程度并绘制人体表面烧伤图,模拟穿着阻燃服时的隔热性能,可快速、直接评价阻燃服的整体热防护,筛选可在危险情况下有效提高生存率的阻燃服!1-4121。但假人轰燃试验设备特殊,测试成本高,且新标准要求按ISO13506—1规定进行测试,若严格按新标准执行,只能送往国外检测,检测费用高昂且测试周期长,严重影响我国阻燃服的正常生产、采购周期,因而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不建议将假人轰燃试验列为必检项目,作为可选检测项日较为合理。4检验规则  旧标准将质量缺陷划分为严重缺陷、重缺陷和轻缺陷共3类,明示了阻燃服各性能指标和标准规定技术要求之间的满足程度,以及其与缺陷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规定了单件产品合格判定规格和批量产品合格条件。  从标准的表述来看,新标准基于技术指标对产品热防护性能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明确了产品质量缺陷划分依据,质量缺陷类型划分更为合理。新标准将质量缺陷划分为A、B和C共3类,以各项质量缺陷累积计算,并规定了成衣的合格条件。相比于旧标准,新标准对单件阻燃服的合格判定更为严格。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未规定批量产品的合格条件。此外,亦未明确抽样规则。5标识  新标准要求每套阻燃服上应有包括合格证、使用说明和图形符号的永久性标识,并对合格证标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要求对于一次性阻燃服,需注明“不可洗涤”。此外,新标准还对使用说明包含内容进行了要求。据报道,循环50次洗涤后,国内大部分阻燃服的标识难以识别,甚至洗掉12],持久警示作用减弱或消失,不满足永久性要求。6结语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最大差别在于删除了C级阻燃服及其要求、面料弯曲长度要求;增加了针织类阻燃面料及其服装的技术要求、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燃料限量与异味要求;修订了缝纫针距的技术要求和指标、裤后档接缝和肩缝强力的指标要求,增加了袖窿缝和部分接缝强力的要求;修订了热稳定性和热防护性能检测样品数量,并对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阻燃服的标识要求,对合格证标识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明示了使用说明应标注的内容。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标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有利于企业生产的规范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利益要求。但也应注意到,新标准未明确规定各级阻燃服的使用环境,不利于使用企业对阻燃服的选用;未要求永久性标识的耐久性要求,不利于标识警示作用的长期保持性,建议增加对永久性标识的耐洗涤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17
2023-05
阻燃材料应用于高铁关键点
​这两天两件新闻刷遍了我的朋友圈,其中一个是600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通过技术方案评审,另一个是青岛发往杭州的高铁G281发生火灾,引发了人们对轨道交通车辆安全性的反思。今天就聊一聊阻燃剂特别是织物阻燃剂在轨道交通车辆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首先,阻燃剂若要应用在轨道交通车辆上,除了满足强度、刚度、减重方面的要求,安全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自从7.23甬温线特大事故之后,中国高铁其实已经经不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这不但会影响国人的信心,也影响高铁走出去的大局。安全性的核心在于防火,高铁车厢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如果发生火灾,乘客无法躲避。如果阻燃性做的太差,发生安全事故绝对是大概率,毕竟谁也不愿意坐在易燃易爆品上旅行。防火的要求    阻燃剂产品广泛应用于童车童床面料、户内外沙发面料、墙基布、幕布、室内软包装饰皮革、窗帘以及工业用途织物,于轨道交通领域也有涉及,防火是关键点。所谓的防火,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阻燃性、烟密度、熔滴性、烟毒性。阻燃性​​首先阻燃性,指材料具有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也就是火焰烧到到阻燃剂部件上,无法继续向前蔓延。通常用产品燃烧破坏长度或者燃烧熄灭时间来判断阻燃性的好坏。例如德国铁路车辆防火标准D5510-2对阻燃性分为S2-S5(S2/S3/S4/S5)四个等级,分别要求:· DIN5510-2S2级要求:产品燃烧破坏长度不超过30cm。· DIN5510-2S3级要求:产品燃烧破坏长度不超过25cm且后燃烧时间不超过100s。· DIN5510-2S4级要求:产品燃烧破坏长度不超过20cm且后燃烧时间不超过10s。· DIN5510-2S5级要求:产品燃烧破坏长度:无且后燃烧时间:无。烟密度其次是烟密度,也就是火焰蔓延到阻燃剂部件上,发出的烟的多少。一般来讲,发烟越少,对人体危害越小。测试烟密度,主要利用光线通过烟雾衰减多少来评判。光线衰减越大,烟密度越大,光线衰减越小,烟密度越小。D5510-2将烟密度分为3个等级,未达到SR1,SR1,SR2,分别要求:烟密度等级光衰减积分数未达到SR1>100(%*min)SR1≤100(%*min)SR2≤50(%*min)熔滴性关于熔滴性,很容易理解。比如烧塑料制品,会发现塑料被烧成液滴,并伴随着火苗滴落下来。熔滴性差的阻燃剂制品,会造成火焰蔓延的不可控。所以,对熔滴性的评判,只有两个标准,产生熔滴和不产生熔滴现象。D5510-2标准将熔滴性分为2个档次,具体要求如下:熔滴等级观察现象ST1燃烧有熔滴低落现象ST2不滴落现象/没有滴落现象烟毒性地铁/高铁等车辆的火灾的伤亡中,浓烟引起的窒息死亡远远大于火灾本身造成的死亡,因此对地铁/高铁等材料的烟雾毒性的测试十分必要。D5510-2标准设置毒性指数FED指标来评判烟毒性,通常要求烟毒性指数FED≤1。国内的样板说起阻燃剂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广州潮德可以说是绝对绕不开的样板。早在几年前,潮德就合作开发了高速列车阻燃坐垫。目前这些部件已经跟随试验列车在线路上进行试验,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做了这么多高铁项目。潮德顺其自然的开发出了多种符合阻燃标准的树脂和预浸料。2015年成功研发了EV101、EM116无卤阻燃预浸料树脂体系,其阻燃能力达到了德国标准DIN5510中的S4等级要求,且通过SGS阻燃测试,并成功将阻燃材料应用于此次阻燃剂高铁坐垫布的制造。另外根据高铁火车坐垫的制造要求,潮德研制出了满足导入成型工艺的阻燃树脂EL305,以及用于拉挤成型的阻燃环氧树脂体系EH802。除此之外,针对航空部件的要求,开发出了满足适航认证25部要求的酚醛树脂预浸料。近年欧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阻燃标准EN45545,该标准对火焰传播、热释放、烟密度以及烟毒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根据国内各大主机厂提供的信息,未来复合材料在下一代轨道交通车辆上应用将必须满足EN45545阻燃测试。潮德紧跟时代的步伐,一直致力于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研制满足EN4554products.html5标准的材料方面率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目前,已成功研制出了满足EN45545中HL2级别R1等级的阻燃预浸料EM119,可应用于OoA、模压、热压罐等成型工艺。未来600公里时速的磁悬浮列车的研发,贴地飞行对车辆减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阻燃剂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织物阻燃是大势所趋。针对轨道交通工具开发出适合其特点的树脂以及预浸料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未来谁能率先做出布局,谁就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潮德已经先行一步,谁会重视起来,快步跟上呢?
17
2023-05
研究发现儿童汽车座椅中有毒阻燃剂
在一项新研究中,印第安纳大学的科学家在新生儿童汽车座椅中发现了有毒阻燃剂,引发了对儿童健康的担忧。在测试的18个儿童汽车座椅中,15个包含新的或传统的危险阻燃化学品。IU公共环境事务学院副研究员兼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MartaVenier说: “儿童汽车座椅中大量新兴的阻燃化学品以及这些产品作为潜在化学品接触源的关键作用令人担忧。”该研究是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生态中心共同进行的。在这项研究中测试的汽车座椅由生态中心购买并运往印第安纳大学进行分析。所有汽车座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间新生产,并在中国,加拿大或美国制造。研究人员总共测试了来自18个汽车座椅的36种不同的织物和泡沫样品。在北美,第一次测量了两种环状膦酸酯(PMMMPs),表明它们可用作已知有害化合物的替代阻燃剂。在36个汽车座椅中的34个中发现了PMMMP,其采样水平远高于传统阻燃剂。人们对他们的健康影响知之甚少。其他两种新兴阻燃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TDTBPP)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也首次在婴儿用品中测量。尽管在2013年由于健康问题在美国逐步停止使用,但在75%的测试样本中观察到多溴联苯醚(PBDEs)。然而,PBDEs检测到的水平很低,以至于它们不太可能是故意添加的。它们可能是杂质或存在于含有回收材料的部件中。相反,在高水平的四个样品中检测到十溴二苯乙烷(DBDPE),表明它是故意使用的。DBDPE是一种溴化阻燃剂,已知会引起氧化应激,激素破坏和甲状腺问题。与其他婴儿产品不同,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必须符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于1971年制定的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302中概述的汽车内饰的可燃性标准。阻燃剂通常用作满足该标准的成本有效方式。然而,阻燃剂与各种负面健康影响有关,包括激素破坏,大脑发育受损,肝损伤和癌症。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这些影响,因为他们的体型较小,并且他们倾向于将手和物体放在嘴里。儿童可以通过呼吸从织物和泡沫中渗入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暴露于汽车座椅中的阻燃剂。对于夏季的儿童来说,这尤其成问题,因为热量会增加阻燃剂进入通风不良,半封闭的汽车环境的速度。儿童还可以通过摄取积聚在车内,通过皮肤接触或咀嚼汽车座椅的灰尘来暴露于阻燃剂。“我们发现汽车座椅制造商故意远离某些他们知道有害的有毒化合物,这是个好消息,”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严武说。“但是,我们对他们使用的替代化学品知之甚少。汽车座椅对于在车祸中保护儿童至关重要,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保这些座椅在化学上也是安全的。”有关儿童座椅布阻燃标准和环保标准要求比较严格,欢迎咨询本公司技术部
17
2023-05
研究发现阻燃剂可能影响儿童行为
阻燃剂广泛用于家具、床垫、地毯、电器等常见用品中,很容易挥发并滞留在室内环境。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阻燃剂可能对儿童的早期发育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儿童接触阻燃剂可能引发好斗、抗拒等行为问题。先前研究发现,环境中常见的多溴联苯醚和有机磷系两类阻燃剂与儿童认知功能较差有关。在最新研究中,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让92名3至5岁的儿童连续7天佩戴一种腕带,这种腕带可以吸附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以跟踪儿童接触阻燃剂的情况。研究人员随后筛查了腕带收集的化学物质,并查看家长和老师填写的关于孩子行为和家庭环境的问卷。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环境卫生》杂志上报告说,数据分析发现,所有孩子都会接触到阻燃剂。在排除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后,接触有机磷系阻燃剂较多的孩子更易出现好斗、抗拒、多动、注意力涣散和欺凌等行为。在老师看来,接触多溴联苯醚较多的孩子不太自信。研究报告通讯作者、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莫莉·凯尔说,他们计划通过进一步研究,更好地认识阻燃剂与儿童社会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强有力证据显示接触阻燃剂会影响儿童行为,有关部门就可以在公共卫生方面制定解决措施,减少儿童接触阻燃剂。潮德阻燃致力于开发儿童用布阻燃解决方案,提供安全、环保的阻燃剂,BS5852阻燃涂层胶,FMVSS302水性阻燃涂层胶,布料海绵复合阻燃胶。欢迎咨询。
17
2023-05
关于皮革产品的阻燃剂
皮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同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某些人造革、合成革所添加的大量易燃的增塑剂,而合成皮革产品中所用的基本、某些填料又是易燃物,所用合成皮革产品的阻燃性也变得十分重要。那么对于某些皮革产品的阻燃机理是什么呢?我们了解一下聚合物的燃烧过程大致是聚合物受热分解发生解聚和裂解,产生气态或者易挥发的低分子可燃物,若氧气和温度合适,将会发生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又会促进聚合物的分解,形成一个循环过程。所以关于皮革产品阻燃剂的作用机理有:①皮革产品阻燃剂分解产生较重的不燃性气体或者高沸点液体,覆盖于塑料表面。②皮革产品阻燃剂分解促使塑料表面迅速脱水碳化,隔绝氧气和可燃物的相互扩散。③皮革产品阻燃剂的受热分解或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塑料表面温度,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④皮革产品阻燃剂产生大量不燃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和氧气的浓度。⑤皮革产品阻燃剂捕捉活性自由基,中断链式氧化反应。而关于皮革产品常用的阻燃剂有:①卤系阻燃剂②磷系阻燃剂③氢氧化铝或水合氧化铝④三氧化二锑⑤硼酸锌⑥氮系阻燃剂⑦抑烟剂
17
2023-05
水性涂层胶涂层整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涂层加工是一项新颖的纺织品后整理技术。涂层即在纺织品表面均匀“涂”以能形成薄膜的高分子化合物,使织物改变外观、风格或赋予各种功能,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可用于涂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橡胶、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硅酮弹性体、聚四氟乙烯及各种改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溶剂型、水溶型或水分散型。由于水分散型的合成工艺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在应用上发展很快。与溶剂型材料相比,有操作简便、清洁、无环境污染、性能风格变化大、产品覆盖面宽等优点。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水分散型(水性)替代溶剂型已成定局。因此,如何有效地采用水性涂层整理剂,及时避免及解决各种问题已越来越重要。1、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1.1渗胶同样的浆料刮涂于不同的织物,往往会出现渗胶现象。渗胶的原因:(1)基布组织过稀,导致承胶能力差;(2)基布未做防水或轧光等预处理。解决办法:(1)改变织物的组织结构;(2)加强织物的防水、轧光等处理,建议厂家防水后先轧光、再涂层。同样的织物采用不同的浆料时,有渗胶和不渗胶的差异,问题在浆料的粘稠度上。添加增稠剂,调高浆料的粘度,一般都能解决。1.2车路引起车路的原因:(1)工作浆流平性差;(2)布面带杂,有线结;(3)刀口不平整。解决办法:(1)改浆料或在原有浆料中添加流平剂;(2)清理布面,预先烧毛或轧光;(3)换刀,要求刀具各工作表面上不得有锈斑、磨糊、氧化、崩刃(刃口上有毛刺)等缺陷,前、后刀面上的表面粗糙度0.8~1.25μm。表面粗糙度值愈小,涂层的结合度愈好。此外,刀具表面的清洗质量也十分重要。1.3鱼眼出现鱼眼的原因:(1)基布有织疵;(2)刀口太尖;(3)衬辊不干净;(4)底涂不均匀;(5)浆料中有很多小颗粒杂质。解决办法:(1)换基布或加强基布轧光处理;(2)改用大弧度刀口;(3)清洁衬辊;(4)加强底涂控制;(5)换浆料或加强浆料的过滤。1.4条花和横档引起条花和横档的原因:(1)浆料中含小颗粒杂质或含微气泡;(2)基布有织疵;(3)刀口弧度太小;(4)夹布张力过紧;(5)车速不稳。解决办法:(1)换浆料或加强浆料的过滤和搅拌;(2)换基布或加强基布的轧光处理;(3)改用大弧度刀口;(4)调节张力;(5)稳定车速。1.5针孔针孔也叫缩孔,引起的原因:(1)基布前防水过度,导致吃浆量少;(2)浆料固体质量分数太低,遮盖力不够;(3)浆料中有微气泡,定形中破泡引起针孔现象。解决办法:(1)减少前防水剂用量;(2)换浆料或涂多刀;(3)加强搅拌,排除微气泡。1.6起泡粗糙起泡粗糙的原因:(1)涂层太厚;(2)烘干温度太高;(3)基布烧毛不佳:(4)浆料细度不够。解决办法:(1)通过调节刀口或降低浆料厚度来减薄涂层厚度;(2)降低烘干温度,一般建议160~170℃烘干;(3)加强基布的烧毛,使织物更平滑;(4)通过加强过滤或加强增稠时搅拌力度和延长搅拌时间,使浆料更细腻。1.7发粘发粘的原因:浆料配方不合理,烘干温度不够或交联度不足。解决办法:调整浆料配方或提高烘干温度;添加外交联剂,强化交联。1.8僵硬僵硬的原因:(1)前拒水不佳;(2)浆料太稀;(3)配方不合理。解决办法:(1)加强前拒水,一般最佳的拒水度为70~80分;(2)添加足够的增稠剂,增加浆料的粘度;(3)调整配方,降低配方中易渗透的组分。1.9边中厚差引起边中厚差的原因:(1)定形时两边的松紧不一致;(2)刀口或衬板不平整。解决办法:(1)定形两边松紧不一致,可能是设备或基布的问题。因此,建议涂层厂在空闲时经常保养设备;(2)基布涂层前最好能预烘,预烘温度应比涂层烘干温度高5~10℃,可使基布更平整;(3)每次进布前,最好都能校正刀口和衬板,使两边距离布面一样高。1.10边中色差引起边中色差的原因:(1)布面不干净,杂质较多;(2)色浆没有充分搅拌,与基胶混合不均匀;(3)烘箱温度调节不均匀;(4)涂层膜厚薄不一。解决办法:(1)建议加强布面前处理,使布面洁净;(2)调节烘箱温度,如规定150~180。C定形,采用8节烘箱的定形机,建议前面两节采用150℃、160℃,中间四节采用180℃,第七节采用170℃,第八节采用150℃;(3)刀口修正,预烘基布使布面平整,从而使涂层厚薄均一。1.11色牢度差引起色牢度差的原因:(1)前拒水过度;(2)基布染色不佳;(3)色浆色牢度差;(4)色浆过量;(5)涂膜交联不佳。解决办法:(1)降低防水剂用量,从而降低基布的拒水性;(2)换基布染色的染料;(3)换色浆品种;(4)在色深能接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色浆用量;(5)通过外加交联剂强化交联。1.12涂膜剥离引起涂膜剥离的原因:(1)前拒水和轧光过度;(2)交联度不够。解决办法:(1)减少防水剂用量,从而降低前拒水性;(2)轧光时减轻轧力和降低温度;(3)添加外交联剂是最直接的办法。2、结论在水性涂层胶涂层整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基布、设备、浆料、配套色浆和交联剂等不理想引起的,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但控制质量关键是如何有效地阻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做各项准备工作时,应特别仔细。
17
2023-05
织物为什么需要做阻燃处理
织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织物一般容易燃烧,进而导致火灾的发生据统计,世界上至少约50%的火灾是由织物燃烧引起的。织物阻燃剂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织物阻燃剂的作用通俗易懂的就是让织物实现难燃或则不然的效果从而降低火灾的风险的一种化学助剂。在日常生活织物与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接触,那么什么织物需要阻燃,什么织物不需要阻燃?一般需要进行织物阻燃剂和阻燃涂层胶阻燃处理的有以下几种常见织物:1、消防防护服消防防护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要用途:在高温场所工作时的防护服,以防强烈的热辐射,如:钢铁行业、冶炼行业、铸造行业、石油行业、燃气行业、其它高温行业消防防护服等,用来个人防护、扑救火灾。2、防火布防火布作为特殊行业,特殊工种防护用面料,大致分为硅橡胶涂覆玻璃纤维布、玄武岩纤维防火布、腈纶棉纤维防火布、Nomex防火布、SM防火布、蓝色玻纤防火布、铝箔防火布等。用途:主要用于置于厨房、客厅、卧室以及医院、宾馆等场合以备紧急扑灭火源,迅速逃生使用;并用于气焊、气割等施工现场对其周围易燃易爆物品的覆盖隔离。3、防火毯防火毯适用于在焊接等有火花、易引起火灾的场合,能够抵挡火花飞溅、熔渣、烧焊飞溅物等,起到隔离工作场所、分隔工作层、杜绝焊接工作中可能引起的火灾危险;也可作隔光用,同时建立一个安全、清洁、规范的作业空间。4、帐篷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帐篷质量和功能要求的提高,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帐篷种类不计其数,多年来,人们也在细节、质量、功能上下足了功夫。阻燃面料的使用,为帐篷产业发展提供了向前的台阶。5、床垫及沙发床垫及沙发阻燃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床垫、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床垫阻燃。6、窗帘及地毯窗帘地毯阻燃是较常见的阻燃布料,阻燃过的窗帘地毯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7、其他大面积织物一般不需要进行织物阻燃剂阻燃处理的有以下几种常见织物:1、小面积织物袜子、手套2、部分贴身衣服内衣、内裤、打底衣、衣服3、小件衣物衣服、围巾其实除非有特殊行业需求,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贴身衣服都不需要进行阻燃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织物容易燃烧,我们需要多加留意,要防患于未然,把火灾风险降到最低!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一方!
17
2023-05
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GB20286-2006前言本标准第5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是根据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并结合国内相关产品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委员会归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用阻燃制品及组件的定义及分类、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公安部令第39号和公安部令第61号所规定的各类公共场所(参见附录A)使用的阻燃制品及组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1996,eqvISO1210:1992)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idtIEC60950:1999)GB/T5454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GB/T5454-1997,neqISO4589:1984)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8333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862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11020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GB/T16172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GB/T16172-1996,neqISO5660-1:1993)GB/T17596纺织品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GB/T17596-1998,eqvISO10528:1995)GB17927软体家具弹簧软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定(GB17927-1999,neqISO8191-1:1987)GB/T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GB/TXXXXX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GA111-1995表面材料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GA111-1995,neqISO9705:1993)GA306.1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一部分:阻燃电缆公安部令第39号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公共场所publicplace提供公共服务或人员活动密集的设施和场所。3.2阻燃制品及组件fireretardingproductsandsubassemblies由阻燃材料制成的产品及多种产品的组合。3.3阻燃fireretarding抑制、减缓或终止火焰传播。4分类、分级与命名4.1分类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可分为六个大类:a)阻燃建筑制品b)阻燃织物c)阻燃塑料/橡胶d)阻燃泡沫塑料e)阻燃家具及组件f)阻燃电线电缆4.2分级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制品及组件(除建筑制品外)按燃烧性能可分为两个等级:——阻燃1级——阻燃2级4.3命名阻燃制品(除建筑制品外)采用下列方式命名:在阻燃等级后面括号内注明产品的类别,阻燃电线电缆尚应标明阻燃试样类别,阻燃织物应标明是否耐洗,对耐洗织物还应在括号内标明耐洗类型和耐洗次数。各类阻燃制品名称与代号举例如下:一级非耐洗阻燃织物……………………………阻燃1级(织物非耐洗)二级耐洗涤阻燃织物(水洗30次)……………阻燃2级(织物耐水洗30次)二级耐洗涤阻燃织物(干洗6次)………………阻燃2级(织物耐干洗6次)一级阻燃塑料和橡胶制品…………………………阻燃1级(塑料/橡胶)二级阻燃泡沫塑料制品……………………………阻燃2级(泡沫塑料)二级阻燃家具及组件………………………………阻燃2级(家具/组件)二级B类阻燃电线电缆……………………………阻燃2级(电线/电缆B类)5燃烧性能要求5.1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建筑制品的燃烧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建筑制品(除铺地材料外)的燃烧性能不低于GB8624规定的D级,且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t1级;b)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GB8624规定的Dfl级,且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t1级。5.2公共场所使用的装饰墙布(毡)、窗帘、帷幕、装饰包布(毡)、床罩、家具包布等阻燃织物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公共场所阻燃织物的燃烧性能技术要求阻燃性能等级依据标准判定指标阻燃1级(织物)GB/T5454GB/T5455GB/T8627GB/TXXXXa)氧指数≥32.0;b)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5s,阴燃时间≤5s;c)燃烧滴落物未引起脱脂棉燃烧或阴燃;d)烟密度等级(SDR)≤15;e)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2级阻燃2级(织物)GB/T5455GB/TXXXXa)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15s,阴燃时间≤15s;b)燃烧滴落物未引起脱脂棉燃烧或阴燃;c)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3级注:氧指数试验熔融织物除外。5.3耐水洗的阻燃织物,在进行燃烧性能试验前,应按GB/T17596中规定的缓和洗涤程序对试样进行洗涤,干燥宜用烘箱干燥法,洗涤次数不得少于12次。耐干洗的阻燃织物,在进行燃烧性能试验前,应按GB/T19981.2中的正常材料干洗程序执行,洗涤次数不得少于6次。5.4公共场所使用的电线导管、燃气管道、插座、开关、灯具、家电外壳等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公共场所阻燃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燃烧性能技术要求阻燃性能等级产品类别依据标准判定指标阻燃1级(塑料/橡胶)电器类阻燃塑料/橡胶制品音频、视频制品(外壳)GB/T16172GB/T11020GB/T8627a)热释放速率峰值≤150kW/m2;b)FV0级c)烟密度等级(SDR)≤75信息技术设备(外壳)GB/T16172GB4943GB/T8627a)热释放速率峰值≤150kW/m2;b)V-0级c)烟密度等级(SDR)≤75家电外壳、电器附件及管道GB/T16172GB/T2408GB/T8627a)热释放速率峰值≤150kW/m2;b)FV-0级c)烟密度等级(SDR)≤75阻燃2级(塑料/橡胶)电器类阻燃塑料/橡胶制品音频、视频制品(外壳)GB/T11020FV1级信息技术设备(外壳)GB4943V-1级家电外壳、电器附件及管道GB/T2408FV-1级注:热释放速率试验的辐射热流为:50kW/m2。5.5公共场所使用的座椅、沙发、床垫等软垫家具中所用的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公共场所阻燃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技术要求阻燃性能等级产品类别依据标准判定指标阻燃1级(泡沫塑料)阻燃泡沫塑料GB/T16172GB/T8333GB/T8627GB/TXXXXa)热释放速率峰值≤250kW/m2;b)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250mm;c)烟密度等级(SDR)≤75;d)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2级阻燃2级(泡沫塑料)阻燃泡沫塑料GB/T8333GB/TXXXXa)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250mm;b)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3级注:热释放速率试验的辐射热流为:50kW/m2。5.6公共场所室内使用的床、床垫、接线柜、沙发、茶几、桌、椅等家具/组件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公共场所阻燃家具及组件的燃烧性能技术要求阻燃性能等级产品类别试验方法判定指标阻燃1级(家具/组件)软垫家具附录BGB17927a)热释放速率峰值≤150kW;b)5min内放出的总能量≤30MJ;c)最大烟密度≤75%d)无有焰燃烧引燃或阴燃引燃现象组件/其它家具附录Ca)热释放速率峰值≤150kW;b)5min内放出的总能量≤30MJ;c)最大烟密度≤75%阻燃2级(家具/组件)软垫家具附录BGB17927a)热释放速率峰值≤250kW;b)5min内放出的总能量≤40MJ;c)试件未整体燃烧d)无有焰燃烧引燃或阴燃引燃现象组件/其它家具附录Ca)热释放速率峰值≤250kW;b)5min内放出的总能量≤40MJ;c)试件未整体燃烧5.7公共场所使用的光纤电缆、通讯电线电缆和电力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公共场所阻燃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技术要求阻燃性能等级依据标准判定指标阻燃1级(电线/电缆)GA306.1a)炭化高度≤2.5m;b)烟密度(最小透光率)≥60%;c)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2级阻燃2级(电线/电缆)a)炭化高度≤2.5m;b)烟密度(最小透光率)≥20%;c)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ZA3级5.8对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和使用的其它要求见附录D。6标志6.1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制品及组件应经抽样送国家认可并授权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确定其阻燃性能等级,阻燃制品及组件的阻燃性能等级应采用适当的方式标注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制品及组件的阻燃性能等级必须明示。6.2阻燃建筑制品(除铺地材料外)的标识方式如下:A2-s1,d0,t0A2-s1,d1,t0A2-s1,d2,t0A2-s2,d0,t0A2-s2,d1,t0A2-s2,d2,t0A2-s3,d0,t0A2-s3,d1,t0A2-s3,d2,t0 A2-s1,d0,t1A2-s1,d1,t1A2-s1,d2,t1A2-s2,d0,t1A2-s2,d1,t1A2-s2,d2,t1A2-s3,d0,t1A2-s3,d1,t1A2-s3,d2,t1 B-s1,d0,t0B-s1,d1,t0B-s1,d2,t0B-s2,d0,t0B-s2,d1,t0B-s2,d2,t0B-s3,d0,t0B-s3,d1,t0B-s3,d2,t0 B-s1,d0,t1B-s1,d1,t1B-s1,d2,t1B-s2,d0,t1B-s2,d1,t1B-s2,d2,t1B-s3,d0,t1B-s3,d1,t1B-s3,d2,t1 C-s1,d0,t0C-s1,d1,t0C-s1,d2,t0C-s2,d0,t0C-s2,d1,t0C-s2,d2,t0C-s3,d0,t0C-s3,d1,t0C-s3,d2,t0 C-s1,d0,t1C-s1,d1,t1C-s1,d2,t1C-s2,d0,t1C-s2,d1,t1C-s2,d2,t1C-s3,d0,t1C-s3,d1,t1C-s3,d2,t1 D-s1,d0,t0D-s1,d1,t0D-s1,d2,t0D-s2,d0,t0D-s2,d1,t0D-s2,d2,t0D-s3,d0,t0D-s3,d1,t0D-s3,d2,t0 D-s1,d0,t1D-s1,d1,t1D-s1,d2,t1D-s2,d0,t1D-s2,d1,t1D-s2,d2,t1D-s3,d0,t1D-s3,d1,t1D-s3,d2,t16.3阻燃铺地材料的标识方式如下:A2fl-s1,t0A2fl-s1,t1A2fl-s2,t0A2fl-s2,t1 Bfl-s1,t0Bfl-s1,t1Bfl-s2,t0Bfl-s2,t1 Cfl-s1,t0Cfl-s1,t1Cfl-s2,t0Cfl-s2,t1 Dfl-s1,t0Dfl-s1,t1Dfl-s2,t0Dfl-s2,t16.4除建筑制品外,其它阻燃制品及组件的标识方式举例如下:阻燃1级(建材/饰材)阻燃1级(织物非耐洗)阻燃1级(织物耐水洗30次)阻燃1级(塑料/橡胶)阻燃2级(泡沫塑料)阻燃2级(家具/组件)阻燃1级(电线/电缆C类)阻燃2级(电线/电缆A类)6.5阻燃性能标识除阻燃性能等级外尚应包括:能唯一识别的编号、依据标准、实施检验的机构名称等内容。6.6产品阻燃性能标识的内容应与产品的检验结果一致。若阻燃制品及组件的结构、组成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超过报告的有效性期限时,应重新抽样送国家认可并授权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确认其是否可继续使用相应的阻燃性能等级标识。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报告的编号和试验日期;b)试验机构的名称、地点;c)试验委托方的名称、地址;d)制品特性和用途的详尽描述:其中应包括制品的名称、商标,以及试样尺寸、重量或密度;e)对制品的详尽描述:其中应包括对制品结构和材料的详细说明,以及应用于该制品的各组成部份的相关制品的规格和性能指标;f)试验依据的标准和试验内容;g)试样生产厂或提供试样厂家的名称;h)试验结果和阻燃性能等级;i)试验报告负责人的姓名和签名;j)试验报告的签发日期;k)本报告有效性的期限;附录A公安部令第39号和61号所规定的公共场所(资料性附录)A.1公安部令第39号《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娱乐性公共场所包括:1)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2)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3)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4)游艺、游乐场所;5)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A.2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公共场所的界定是:1)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统称公众聚集场所);2)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3)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4)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D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的使用(规范性附录)D.1顶棚、墙面、地面和固定家具等使用的建筑制品(含铺地材料),当相关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需采用燃烧性能等级更高的产品时,应按相应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D.2厨房内使用的橱柜及台面板,其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8624规定的B级,且产烟等级不低于s2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的附加等级不低于d1级、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t1级;采用塑料制成的燃气管道和电线导管,其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表2中规定的阻燃1级。D.3公共场所使用的座椅、沙发、床垫等家具或组件,除采用的泡沫塑料、织物需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外,家具或组件本身也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D.4公共场所顶棚、墙面使用的装饰软包,其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8624规定的C级,且产烟等级不低于s2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的附加等级不低于d1级、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t1级;D.5公共场所中的阻燃电线/电缆和可能导致发热的电器件,当在可燃类材料上布置时应采用阻燃电线导管或防火材料进行保护。D.6采用不耐洗的阻燃织物时,在每次洗涤后均应重新进行阻燃处理,其阻燃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采用耐洗阻燃织物,其洗涤次数超过标识中注明的洗涤次数时,需经重新检验合格方能继续使用。窗帘、帷幕、床罩等需要经常洗涤的阻燃织物应采用耐洗阻燃织物。D.7在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使用阻燃泡沫塑料制品作保温材料时,泡沫塑料的表面不得直接暴露于使用空间,否则其表面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防火材料进行保护。D.8公共场所内选用的阻燃制品及组件的阻燃性能等级和使用的产品数量应满足相应的防火安全设计要求。防火安全设计应优先采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和已经权威机构试验验证或充分论证过的方案。
17
2023-05
各国纺织品阻燃标准
一、美国阻燃面料标准:1.CA-117在美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一次性防火标准,并不要求经过水后测试,适用多数出口美国的纺织品。2.CS-191是美国通用的防护服防火标准,强调防火性能和穿着舒适性。加工工艺通常是两步合成法或多步合成法,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利润附加值。3.NFPA-701、703是美国消防协会公布的一项防火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窗帘等不要求耐水的悬挂织物。测试中同时要求吸附干量、手感等理化指标。4.TB-603全称BHFTICTB-6032005年01月01日起在全美实施。主要用于床垫、床褥等床具用品。测试方法为:完整的一张床垫(床褥)用大室燃烧法测试放热数值。5.NFPA261.94适用于家具覆盖强物,包括沙发等。6.FAR25-83飞机内装饰织物所要求的防火标准。二、日本阻燃面料标准:1.JISL1008-69飞机装饰织物防火标准;2.JISL1091防护服标准;3.JIS1201=FMVSS302汽车装饰织物防火标准;三、英国阻燃面料标准:1.BS7177(BS5807)适用于英国公共场所的家具及床垫等织物。特别要求防火性能,测试方式严格。火种分为0~7级八个火源,分别对应于低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度危险四个防火等级。2.BS7175适用于酒店宾馆、娱乐场所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性防火标准。测试要求通过Schedule4Part1及Schedule5Part1两种或更多的测试火种。3.BS7176适用于家具覆盖织物,要求防火和耐水洗,测试时要求织物和填充物同时达Schedule4Part1、Schedule5Part1和烟密度、毒性等测试指标。是比BS7175(BS5852)更为严格的一项衬垫座椅防火标准。4.BS5452适用于英国公共场所及所有进口家具中的床单及枕头类纺织品,要求经过50次水洗或干洗后仍然能够有效防火。5.BS5438系列:英国BS5722儿童睡衣;英国BS5815.3床上用品;英国BS6249.1B窗帘。四、日本阻燃面料标准:1.JISL1008-69飞机装饰织物防火标准;2.JISL1091防护服标准;3.JIS1201=FMVSS302汽车装饰织物防火标准;五、德国阻燃面料标准:1.DIN-4102(DIN66084)装饰织物防火标准;2.DIN23320及DIN54336-80(DIN66083)防护服防火标准;六、法国阻燃面料标准:1.NFG07-184防护服面料;2.NFG92-501-505装饰织物防火标准;潮德阻燃可提供纺织品后整理阻燃涂层胶,阻燃可通过英标、美标、国标等多国标准。
17
2023-05
FMVSS302/GB8410-汽车内饰件燃烧测试标准解析
  汽车内饰件的防火性能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汽车内饰件燃烧测试方法及标准主要有美标FMVSS302、加拿大标准CMVSS302、国标GB8410、欧标指令95/28/EC,潮德阻燃与大家分享FMVSS302及GB8410汽车内饰件燃烧测试的详细内容。  GB8410标准名称: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Flammabilityofautomotiveinteriormaterials.GB8410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水平火钳特性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8410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水平燃烧特性的评定。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测试原理:  将样品水平地夹持在U形支架上,在燃烧箱中用规定火焰高度38mm点燃样品的自由端15秒后,确定样品上火焰是否熄灭,或者何时熄灭,以及样品燃烧的距离和燃烧该距离所用的时间。  GB8410标准技术要求:  内饰材料的燃烧速度不大于100mm/min。燃烧速度burningrate:测得的燃烧距离与燃烧此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为毫米每分钟(mm/min)。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测试,根据汽车材料不同的燃烧距离及燃烧速率,材料分类五个等级A/B/C/D/E级分类。  1、如果试样暴露在火焰中15秒,熄灭火源试样仍未燃烧,或试样能燃烧但火焰能达到第一测量标线之前熄灭,无燃烧距离可计,则被认为满足燃烧速度要求,结果均记为A-0mm/min。  2、如果从试验计时开始,火焰在60秒内自行熄灭,且燃烧距离不大于50mm,也补认为满足燃烧速度要求,结果记为B。  3、如果从试验计时开始,火焰在两个测量标线间熄灭,为自熄试样,且不满足第2项要求,则按燃烧速度V=60x(L/T)(其中V为燃烧速度mm/min,L为燃烧距离mm,T为燃烧距离所用的时间s。),结果记为C-燃烧速度实测值mm/min。  4、如果从试验计时开始,火焰燃烧到第二个测量标线,或试样长时间缓慢燃烧并试验计时20min终止燃烧试样,则按上述燃烧速度公式计算,结果记为D-燃烧速度实测值mm/min。  5、如果出现试样在火焰引燃15秒内已经燃烧并到达第一标线,则认为试样不能满足燃烧速度的要求,结果记为E。  FMVSS302标准名称:  FMVSS302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No.302;Flammabilityofinteriormaterials.  FMVSS302联邦交通车辆的内部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  FMVSS302标准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FMVSS302标准说明了对汽车乘客车厢使用材料的阻燃性的要求。本标准的目的旨在减少车辆发生火灾时所造成的伤亡,尤其是那些起源于车厢内部如火柴或香烟引起的火灾。  FMVSS302标准适用于客车、多用途客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  FMVSS302样品尺寸及数量:  样品尺寸及数量:102mm×356mm×厚度(试样在汽车上实际应用的厚度,但是不大13mm,若大于13mm,则要切割成13mm.)至少10块试样,若沿不同方向有不同燃烧速度,则要在不同的方向都要取样每个方向至少10块试样。若材料的尺寸不符合测试要求,要做成测试符合的要求的样品。  FMVSS302标准技术要求:  1、试样不燃烧,或试样材料的燃烧速度不大于102mm/min;  2、从测试计时开始(记时开始位置为离点火端38mm处,当火烧到此位置开始计时)若试样在开始计时60秒内熄灭且燃烧距离不超过2英寸(51mm),即燃烧速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惠州市潮德阻燃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